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副标题

IMLIP资源

IMLIP资源

副标题

MLIP@中央民族大学:多模态智能处理与评测

IMLIP@中央民族大学:多模态智能处理与评测

时间:2021年12月8日   14:30-16:30

腾讯会议:763-181-967

B站直播:http://live.bilibili.com/22689743

腾讯会议直播:https://meeting.tencent.com/l/xh7WsTRDel3y

主办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委会(CAAI-IMLIP)

承办方:中央民族大学

活动流程(含问答环节)

14:30-14:40赵小兵 开场致辞

14:40-15:10李琳 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评测的现状与挑战

15:10-15:40宋伟 人工智能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汇报

15:40-16:25姜定君 汉字纲目——从语义场角度的汉字分类探索

16:25-16:30活动总结

分享主题及嘉宾简介

致辞嘉宾

赵小兵,女,蒙古族,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方向是“计算语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主任、北京市第人大代表、中央民族大学第11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民族语文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少数民族语文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语委等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国信息界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及计算语言学相关研究,主要学术贡献有:最早实现“蒙古文Windows系统”,获得内蒙科技进步三等奖;最早提出将遗传算法引入词汇特征研究,实现了现代汉语基本词汇在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上的自动提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发了跨语言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领导了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的6所高校联盟团队。

分享主题1: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评测的现状与挑战

报告摘要:

评测技术的发展对于语言智能信息处理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合理有效的评测手段既是研究水平和研究进展的客观反映,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供了指导,且有助于研究者快速掌握该研究领域最新研究动态。近年来,针对评测的研究工作不断被提出,但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如何评价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仍缺乏共识,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本报告对评测技术的本质、应用现状及存在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任务评测工作的设想与展望。






分享嘉宾:


李琳,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藏文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语料共享与评测工作组副组长。研究领域为:多模态自然语言生成理论及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项目5项;作为参与人参与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青海省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多个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分享主题2:人工智能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汇报

报告摘要:

科学第四范式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了各个交叉学科都有了快速发展。媒体计算实验室在原有图像视频内容安全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合作的需求,将人工智能中的智能图像处理进一步应用到深海矿物资源评估和太阳图像处理中,从而为国家资源安全和太空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本次汇报主要介绍近三年来媒体计算实验室在这方面的思考和相关进展。

分享嘉宾:

    宋伟,副教授 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 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特聘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研究方向:图像处理,视频内容分析、理解,自然语言处理,多媒体网络。曾协助成立中国未来网络产业创新联盟、协助清华大学团队参与国家有关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CENI)相关工作,并将中央民族大学作为节点之一进入国家级未来网络基础设施相关研究计划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国家级“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一项、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项目一项、国家民委科研项目一项、江苏省科技厅项目一项、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一项、战略先导子课题项目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一项,其他项目多项。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EI期刊论文30余篇。

分享主题3:汉字纲目——从语义场角度的汉字分类探索

报告摘要:

汉字纲目是以字义的共有特性出发,结合语义场,并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简体汉字进行的分类。该分类从语义场的角度以汉语语素为基础,整体划分为纲、目两个等级,共计概括为十纲,每纲中含不定数量的目,十纲的总目数是72目。每个纲目均有给定明确的特性定义,以保证有其独有的识别特性,方便将每个汉字准确地划归到相应纲目中,本次报告将以纲目的定义和划分方法为主要内容。同时,由于汉字存在多义性,因此报告还将阐述如何从多个义项中选择本字的代表义项,并举例说明如何利用代表义项把汉字划归至对应纲目。

分享嘉宾:

姜定君,男,湖南人,迈克尔实验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结构工程师。自2013年起投入汉字纲目研究,并开发完成“汉语心字”微信小程序,用以展示汉字纲目结构部件以及纲目分类查询。


分享到:
ABUIABACGAAg6tCwgwYo1JH-0AUwggI4ggI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